• 欢迎来到世界客都 - 中国梅州

    ”不仅仅是一座城,更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梦里客家“
  • 中国客家博物馆

    ”中国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 东山书院

    “广东名校,我的母校——东山中学的前身”

梅州

这里是世界客都、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城市、
中国客家菜之乡、国际慢城、世界长寿乡和广东省唯一的原中央苏区地级市,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绚丽多姿的文化。

人口

551.40$

2017年

  • 常住人口:437.43万
  • 别名:嘉应州
  • 方言:客家话
  • 车牌代码:粤M

生产总值

1125.82亿

2017年

  • 高等院校:嘉应学院
  • 机场:梅县机场
  • 运输:火车、高铁(建造中)
  • 城市标志:梅江桥等

面积

1.5925万km²

2017年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市花:梅花、桂花树
  • 下辖地区: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5个县
  •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北部

经济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1125.82亿元,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8.50亿元,增长3.8%;
第二产业增加值386.20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531.12亿元,增长10.0%。
来源于梅州的财政总收入完成338.14亿元,增长25.6%。
0 %
生产总值增长
0 %
第一产业增长
0 %
第二产业增长
0 %
第三产业增长

教育文化

梅州进士杨沅著的《梅谚汇笺》里有一首极为流行的儿歌:“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
人们认为不读书是没有出息的。连贫家寡妇,也千辛万苦,积资供儿女读书。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Tungshun middle school MeiHsien Kwangtung)创建于1913年,是叶剑英元帅的母校。1953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学校,1978年列为全国16所重点中学之一(广东省唯一的重点中学),1993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2008年确认为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被授予“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称号。

嘉应学院

嘉应学院(Jiaying University)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州女子师范学校,有105年的办学历史,位于叶剑英元帅的家乡,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府,嘉应学院由此得名。 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发文批准,嘉应大学与嘉应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嘉应学院。办学以来,学校担负起培养地方发展所需人才的重任,培养了20多万社会不同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为梅州市基础教育输送了80%以上的骨干师资。

曾宪梓中学

1999年,办学仅六年的曾宪梓中学就跨入省一级学校的行列,成为当时广东省最年轻的省一级学校,2003年以高分的复评成绩顺利通过省一级学校复评验收。由于成绩突出,曾宪梓中学受到上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先后荣获“广东省侨资学校办学成果”一、二等奖,连续两次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美丽校园”、“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2008年4月,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顺利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确认,并得到省评估组的高度评价。

观看视频更好地了解梅州

地理位置

广东省辖地级市,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
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和漳州接壤,南部与潮州、揭阳、汕尾毗邻,西部与河源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相连。

历史名人

梅州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全国重点侨乡之一,祖籍梅州的海外侨胞人数多、分布广、实力强,对故乡贡献极大。
旅外华人华侨达700多万人,分布在80多 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同胞也达200多万人,而台湾500万 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

黄遵宪

[清] 晚清诗人,外交家 (1848~1905)
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 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叶剑英

十大元帅,共和国军事家 (1897~1986)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之一。

张弼士

[清] 南粤先贤 (1840~1916)
张振勋,近代华侨资本家。字弼士,号肇燮。广东大埔人。1841年出生于广东大埔县(今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他涉足酒业、种植业、药材业、采锡业、船运业,生意做到新加坡、马来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尤其在葡萄酒业大有作为, 并发展成为东南亚的首富,故美国人曾把他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

文化遗产

梅州是中国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名扬四海,
拥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美誉,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建筑文化

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成就了大量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客家民居典雅堂皇,是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风格独特,是中国民宅建筑瑰宝,堪称世界建筑一绝。 土楼、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多杠楼及中西混合式等多种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筑风格,反映了客家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变迁。这些民居屹立于青山绿水之间,构成了神秘而绚丽的画卷,形成了客家独特的人文景观。

艺术文化

梅州有七个省级艺术之乡。其中有3个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即梅县区客家山歌艺术之乡、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艺术之乡、丰顺县埔寨镇火龙艺术之乡。
此外,还有:
• 平远县船灯舞艺术之乡
• 五华县新桥镇竹马艺术之乡(新桥镇已并入华城镇)
• 兴宁市杯花舞艺术之乡、版画之乡
• 大埔广东汉乐艺术之乡

红色文化

梅州是革命老区,2013年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梅州全境均为原中央苏区范围。周恩来、朱德、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开展革命活动, 八一南昌起义军、红四军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三河坝战役、汤坑战役、梅城战役等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 创建了东江革命根据地、九龙嶂革命根据地等,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中央红色交通线”、抗日韩江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等,涌现了众多革命英烈。

家乡美食

梅州菜具有鲜明的客家菜肴特色,菜味鲜咸,吃口脆嫩。传统的梅州菜主要为家禽和水产。
梅州的特色菜有梅州盐焗鸡、梅州酿豆腐、梅州腌面、梅菜烧肉、醋溜鱼、炒子鸭、炖鱼肚等等。梅州客家娘酒也很有名,值得一尝。

社区论坛